執行功能訓練課程 第3課: 計時器自我監測 全方位應用手冊
核心原理
利用時間可視化打破ADHD嘅「時間盲」特徵
🔧 工具選擇與設定要訣
物理計時器 vs 數碼工具
推薦初學者用擰掣式廚房計時器(觸覺反饋增強儀式感)
進階者可試「Be Focused」app(自動記錄專注時長數據)
個人化時間配方
🅰️ 標準番茄鐘:25分鐘工作 + 5分鐘動態休息(適合文書工作)
🅱️ 衝刺模式:15分鐘超高強度 + 3分鐘冥想(適合創意發想)
🅾️ 馬拉松模式:50分鐘深度工作 + 10分鐘散步(適合程序員)
貼士:每週微調時長,找出專注力「黃金比例」
🧠 神經科學基礎
前額葉激活:計時器提示音觸發大腦「重新校準」機制
多巴胺調節:完成每個時段帶來微小成就感,強化行為鏈
研究實證:
ADHD患者使用計時器後,任務轉換失誤率降低34%
每25分鐘站立伸展1次,可提升工作記憶容量22%
📈 四階段進階訓練法
階段一:建立節奏(第1-2週)
重點:單純完成時段,唔理效率
成功標準:每日堅持3個完整週期
階段二:質量監控(第3-4週)
加入「專注評分」(1-5⭐️記錄每個時段投入度)
例:16:00-16:25 寫報告 ⭐️⭐️⭐️(中間check咗2次手機)
階段三:模式分析(第5-6週)
製作「熱力圖」標記每日高效時段
發現:週三上午10點專注度持續達⭐️⭐️⭐️⭐️
階段四:環境優化(第7週+)
根據數據調整:
將重要會議編入高效時段
低效時段安排機械性任務
🚨 常見陷阱與破解方案
陷阱一:休息變失控
❌ 錯誤:5分鐘休息變成45分鐘煲劇
✅ 解決:設定雙重計時(工作+休息都響鈴)
陷阱二:強迫症式堅持
❌ 錯誤:死跟25分鐘,思路斷裂都唔停
✅ 解決:引入「緊急暫停鈕」(每月3次中斷額)
陷阱三:數據過載
❌ 錯誤:記錄20項參數導致放棄
✅ 解決:聚焦3個核心指標(完成率/專注分/中斷次數)
🎮 遊戲化增強技巧
連勝機制:
每連續完成5個番茄鐘解鎖新成就(例:咖啡升級券)
變動獎勵:
準備神秘獎勵袋(完成時段後隨機抽取:可能是零食/短視頻時間)
社交監督:
組建計時器挑戰群組,每日上傳完成截圖
💡 創意應用場景
情緒管理:
設定「冷靜計時器」:生氣時啟動5分鐘倒數,期間只准寫日記
家務分解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