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說過,行為治療要集中處理和獎勵正面行為,以避免孩子變得反叛。那麼負面行為呢?就讓他們放在那裏不去處理?
事實上,在多數情況底下,我們可以放手讓孩子親身感受負面行為為自己帶來的後果。這樣子可以讓孩子Learn a lesson,也可以避免孩子對家長產生對抗行為。
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,有時候負面行為卻可能時辰未到。有些行為總是讓照顧者相當困擾,例如賴皮要買東西等等。以下分享一個情景,作為處理負面行為的一個例子。
商店賴皮記
情景:這天你要帶孩子走進商店買文具。根據以往紀錄,孩子可能會在走進商店之後大吵大鬧,要求買在文具店擺賣的其他玩具。
處理方法:在進入商店之前,要清楚跟孩子溝通,讓他知道今天會不會買玩具或者其他東西,最多又可以買多少。也要向他清楚交代,若果出現負面行為可能會出現的種種後果,例如遭其他人側目注視等等。家長也可以替他作準備,萬一情緒開始失控,可以用什麼方法處理。
承受後果:若果孩子乖乖沒有賴皮,下次當然可以繼續跟爸爸媽媽進入商店。相反,若果孩子撒賴,下次自然會失去機會。因為事先講明,孩子自然會記得負面行為引起的其他可能後果。
伸延閱讀: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