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說過,讀寫障礙的小孩子,在閱讀文字的時候,不能夠有效將字母排列解碼(Decode)成文字,也不能夠將中文字的形狀認出,跟相關的語音作配對。
事實上,這個解碼的程序毫不簡單。孩子需要擁有不同的能力,才能成功將字母或者筆劃形狀解碼成有意思的文字,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語音意識(Phonological awareness)。
所謂的語音意識,就是孩子對語音結構的認知和聽辨能力。舉個例子,當聽到apple,語音意識高的孩子便可以將這化為ap-ple然後牢牢記住,在往後閱讀apple之時,便能下意識把apple的發音在腦袋中讀出來,經過往的語音記憶作配對,成功認出apple這個字詞。
過往的觀念告訴我們,孩子在辨認中文是的時候不需要太多的語音意識,但近年研究卻發現這說法並不正確。正所謂有邊讀邊,有時候中文字的部首或者其他部分也有語音提示,例如何、河、呵的發音也跟可相似。
除了語音意識之外,其他能力也會影響小朋友的讀寫能力:
命名速度(Rapid serial naming)—— 孩子能否快速地講出一堆熟悉事物的名稱,例如物品字母或者數字。
語音短期記憶(Verbal short-term memory)—— 孩子能否記住剛聽進的字句
詞彙知識(Vocabulary knowledge)—— 讀得多學得多,詞彙知識豐富,閱讀能力自然較高
字形結構認識(Orthographic knowledge)—— 字形結構認識較弱的孩童,較難將中文字拆開理解
——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