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報章資訊

以下是在各報章關於醫療資訊的訪問,輔以超鏈接讓大家一一重溫。

29JUL PRPPL(DrCheungNgo)-1280x720_0.jpg_itok=AUzV4DuY.jpg

【健康解碼】走出情緒病陰霾 積極治療改善執行能力

 

https://www.am730.com.hk/%E5%81%A5%E5%BA%B7/-%E5%81%A5%E5%BA%B7%E8%A7%A3%E7%A2%BC-%E8%B5%B0%E5%87%BA%E6%83%85%E7%B7%92%E7%97%85%E9%99%B0%E9%9C%BE-%E7%A9%8D%E6%A5%B5%E6%B2%BB%E7%99%82%E6%94%B9%E5%96%84%E5%9F%B7%E8%A1%8C%E8%83%BD%E5%8A%9B/330013

​AM730 2022-07-29 07:30:00

不少人即使情緒飽受困擾,甚至患上了抑鬱症,也會諱疾忌醫,擔心被人標籤化之餘,更憂慮藥物對身體帶來的影響遠於情緒病。有醫生指出,情緒病治療並非「一生一世」,只要依從用藥,待病情穩定便可減藥甚至完全停藥,否則延醫不僅影響日常生活,更會使認知能力及執行能力下降,難以令生活重回正軌。

30多歲的陳小姐(化名)喉嚨持續數個月感到不適,接受過胃鏡檢查也沒有發現任何病變,可是這種不適已令她情緒飽受困擾,甚至需要接受精神科治療。經過臨床診斷,主診醫生認為她的喉嚨不適,是源於情緒問題,然而陳小姐並不認為與此有關,更拒絕醫生建議用藥。結果,她的情緒與喉嚨狀況並沒有好轉,甚至因此衍生了焦慮症,最終需要入院接受治療,病情才得以好轉。

新型藥物 改善執行能力


許多時候,情緒病患者礙於自尊問題或怕被人標籤,傾向抗拒精神科的治療,亦有患者憂慮藥物的副作用而拒絕用藥。精神科專科張翱醫生指出,針對情緒病,現時有不同類型抗抑鬱藥物,包括「血清素調節劑」(SSRIs)、「血清素及腎上腺素調節劑」(SNRIs)及其他藥物如褪黑激素類藥物等,部份傳統藥物的確有會有副作用,例如腸胃不適、消化不良、容易感到暈眩及口乾等,影響因人而異,無法一概而論。

隨著藥物進步,新一代多機制抗抑鬱藥物(Multi-modal)副作用已較少,並能針對多重機制調節情緒。最重要是按患者實際病情而選擇用藥,平衡副作用與治療需要。張醫生舉例,情緒長期飽受困援,無疑對生活、工作及學習有所影響,這種了無動力的狀態會影響認知能力、記憶能力及集中能力,病情越被延誤,就越難以復原,即使經治療後情緒平伏,這些執行能力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回復。而近年有些新型多機制藥物則可以同時改善執行能力,盡早讓患者生活重拾生活節奏。

評估病情 調整用藥方案


坊間對治療情緒病總帶有「食藥要食一世」這個迷思,張醫生稱,只要病情趨向穩定,便可把劑量調減︰「安排療程時,起初會處方最低有效劑量,覆診時再評估當時病情而調整用藥,假如出現副作用較多,可以嘗試轉藥,若然病情趨向穩定,則會逐步把劑量下調,最終達至完全停藥。」他坦言,有些患者認為每天用藥會是一種負擔,偶爾會停止用藥,惟這情況或令病情反彈,特別是在用藥劑量較高時,身體可能出現撤出反應(Withdrawal Reaction),加劇不適情況。

事實上,並非所有情緒病患者也要服藥,有些病人可單靠非藥物治療,或兩者相輔相成的情況下也能康復。張醫生寄語患者,閒時可以外出散步或運動,多與朋友傾訴,有助排解負面情緒,紓緩緊張的生活壓力。

張醫生提醒,治療抑鬱症有多種不同方案,各有不同成效、副作用及風險,患者應與醫生討論,並按個人情況包括身體狀況、病情、承擔能力等,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。

1103_CHEUNG_S_1024.jpg

精神科醫生+作家小鳥醫生 用心醫病人 對方能感受得到

 

香港經濟日報 副刊版2022/11/02

 

https://paper.hket.com/article/3389056/%E7%B2%BE%E7%A5%9E%E7%A7%91%E9%86%AB%E7%94%9F-%E4%BD%9C%E5%AE%B6%E5%B0%8F%E9%B3%A5%E9%86%AB%E7%94%9F%20%E7%94%A8%E5%BF%83%E9%86%AB%E7%97%85%E4%BA%BA%20%E5%B0%8D%E6%96%B9%E8%83%BD%E6%84%9F%E5%8F%97%E5%BE%97%E5%88%B0


精神科專科醫生張翺,外號小鳥醫生,在網絡上與人分享抑鬱症、ADHD、妥瑞症、精神科藥物資訊等,每篇筆耕幾百字或以上,隔兩、三天上載,看得出的認真與用心。「最開心是病人復元,最希望大眾關注身心健康。」一個目標一個心願,簡單直接。

時下常說小孩子要贏在起跑綫,張翺醫生笑着說:「我起跑麻麻哋啊,慶幸公開試夠分入醫學院。」

事實上,他當初並非立志做醫生,而是想做科學家,運用知識助人。人漸長,發覺在香港要走科學家之路甚艱難。「大學畢業後,最終能做到科學家可能僅得幾個。醫學院出來,幾乎個個都是做醫生,前景較明確,而且醫生這職業同樣可利用知識幫人,也一樣可以做研究。」中七畢業後,他報考香港大學醫學院,結果如願入讀。

 

提早主動研習病例

他雖說學業成績不是特別標青,但投入是肯定了。每逢暑假他都會回醫院用電腦閱讀疾病個案資料,病人的情況、醫生的處理方法,甚至是病人的電腦掃描都會瀏覽。「這是我學習和讀書的一個方法。這種case study的方式,與實習那年相若,都需要睇排版、開藥、抽血化驗大同小異,只不過我是提早去做,而且無錢收。」他笑着說。

醫科生涯頭兩年,他是租屋住,租約期滿被迫遷,入住大學宿舍,生活也起了變化。「住得宿舍要投入這裏的活動,我加入了手球隊,宿生把贏比賽的目標放得好高,我邊讀醫邊打波比賽,是挺辛苦的,好難兼顧啊!」他說若撇除休息、吃飯、上課,其餘餘閒時間100%用來讀書的,根本毋須分配時間,但打波後就要取捨,讀書也要目標為本,惟有專揀精要的來讀。

手球運動讓他享受到團隊精神,也改變了他日後求學的態度。「打手球那幾年是很開心的,也認識了不少朋友,其中一個隊員是讀言語治療,畢業後開了一間NGO,幫助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小朋友,到現時,我們仍有合作。」

人性多面睇

張翺早在讀醫第五年時,已心儀精神科作為專科。「人其實有不同的分法,如見一些小朋友好曳,原來是患上ADHD;又有一些人不愛與人交談、有社交問題,原來是自閉症;又有些人衰衰格格,原來是不同的人格障礙;發癲的胡言亂語,是躁鬱躁狂。形形式式的人格表現,我覺得好得意,趣味就在於此。」他說不能單單概括這個人是好是壞、外在的富裕貧窮那末簡單,心理上有好多不同表現。

精神科與其他專科性質確不同,他實習時在不同專科包括兒科、骨科或外科等學習,這些專科都是問症狀、斷症、開藥等過程,精神科需要多了解病人而非單單在症狀方面。「收一個症可以傾好耐,把整個人了解。」

醫病需非常專注

 

於他而言,精神科最大的挑戰是必須摶心揖志,每個個案都複雜,聆聽過程中要把一切細節記下,並在開會時討論,一個新個案動輒會診個多兩個小時。「一開始確是有難度,因之前都是接受其他專科的訓練,模式大不同。在文字上的陳述,是對病人的個人了解,而非只着眼於徵狀,需要花多很多時間。」

張翺表示,精神科斷症無難度,都是那幾個症,但難的地方是每個症背後的成因與故事都不一樣。「病人能否醫得好不是單靠一隻藥,且頗取決於醫生與病人之間的關係、能否解到病人內心的鬱結,同一傾談方法放諸不同病人,對方反應也有差異,難度就在於此。」

行醫生涯中,他有不少難忘片段,其中一個患有身心症的病人,總覺得身體某些部位不適,遍尋卻苦無原因。有次病人不適入院,剛好張翺調往另一處,由其他同事接手,經一些治療程序後,病人要求出院,醫護人員見病人無自殺念頭,又已入院數月,於是讓他出院,豈料病人同日自殺,幸而獲救。

 

欣喜病人痊癒

張翺翻查個案,病人患的並非是身心症,他身體上的不適原來是嚴重抑鬱症的其中一個徵狀,只是當事人一直否認。他不肯承認的原因,是他有一個好朋友同樣感到有全身不舒服情況,找病人傾訴,初時都會理會讓對方訴苦,但日久失去耐性,這朋友最後走上了結自己生命的絕路,事後發現,他同樣患了抑鬱症。

「病人對朋友的內疚一直埋藏心底,當我們向他詢問抑鬱症的情況一直否認,其實從他入院後無動力的表現,平日愛畫畫,卻對提起畫筆沒半點興趣,還有失眠、胃口差等種種迹象,已是抑鬱症的徵狀。」病人需要進行ECT腦電盪療法治療其重度抑鬱症,情況有改善,才放心讓他出院,目前病情穩定。

當上精神科醫生,令他感受至深是用心去醫病人,他們是感受得到。他無揭露以筆名小鳥醫生在網上寫作,但病人統統知道,他們送他的畫作多以鳥兒取材。「開心是見到病人痊癒,另一是知你對他好,送上畫作小心意回饋。」每當張翺收到病人的畫作或鼓勵說話,總是暖在心頭。

了解重度抑鬱症

張翺醫生在上文提及了一個重度抑鬱症個案,他指抑鬱症過了某一個程度,稱為重度抑鬱症,要分4方面去區別:一、症狀的數量;二、類型,重症者會多些徵狀,如行動和說話比平時緩慢、心生不理性的內疚感,甚至會有思覺失調的幻聽幻覺症狀;三、症狀出現的時間長度;四、對生活的影響,嚴重的抑鬱症患者難以上班、上學,專注力和記憶力皆受影響。

造成重度抑鬱症原因有多方面,起初患者可能只是輕度,但問題愈積愈多卻不去解決。也有人是先天腦神經易於導致抑鬱症,性格較負面,小事情會聯想到很差的結果。如何進展至重度抑鬱症,每個人都不同。

照顧者要訣

現時治療此症的方法有傳統及新型抗抑鬱藥,未必個個都能藥到病除,有需要或加上抗精神病藥,達到相輔相成之效。若藥物效果未如理想,或需考慮其他方法,如ECT腦電盪療法,較新有rTMS定位腦磁激療法。另外,心理治療也不可缺,多管齊下,讓病人意識到要慢慢改善負面偏頗想法。

他提醒照顧者首先勿當自己是醫生,扭轉病人的想法。「無相關醫學知識及經驗,有機會搞唔掂。另外,要明白病人患病非所願,對病人說:『你為何不能開心些』、『為甚麼常常都是這樣』、『你都不是最慘那個』,類似說話對病人只會雪上加霜。只要不做以上兩樣,已對病人一大幫忙。」還可做的是多陪伴病人,毋須多說話,細心聆聽,讓對方感受關愛已然足夠。

作者、責任編輯:周美好

ViatrisAdvertoria_1024.jpg

精神病,又如何?

https://skypost.ulifestyle.com.hk/article/3437420/%E7%B2%BE%E7%A5%9E%E7%97%85%EF%BC%8C%E5%8F%88%E5%A6%82%E4%BD%95%EF%BC%9F#&gid=1&pid=1

記得多年前的一個部門會議之中,花過了很長時間討論一件事。

精神科門診的病人,每一個都配有身份證般的編號,所有的覆診紙、信件、病假紙、到診紙都會印上病人的這個編號。不過,醫院有不同的專科,而精神科病人的編號,往往會出現PSY這三個英文字。當時討論的內容,就是要不要把這三個字刪除變做XXX。最後我們當然沒有這麼做,因為這是自我標籤欲蓋彌彰。但這件事情的出現卻反映了社會上甚至乎是醫生之間,心中還是會怕精神科三個字被人歧視。

有人問過醫生,精神病跟情緒病有什麼分別?那一刻差點答不出來,因為嚴格而言,情緒病就是眾多精神病的其中一個種類。不過社會大眾一般都不是這樣想。如果自己緊張焦慮或者情緒低落抑鬱,對朋友親人交代也會說自己有情緒病而不是精神病。精神病讓人聯想起恐怖電影,聯想起瘋人院,聯想起街上出現行為問題的人。精神病實在有太多的污名。

最近有一個病人,因為情感方面的煩惱早了來覆診。當初分手以後,他一直跟前度維持朋友的關係,聯繫不頻繁卻依舊有兩句,幫得上忙的始終會幫。祇不過,在最近的一次交流,病人向前度透露了自己有精神病,前度口上敷衍,實質上逃避接觸,把病人的心都給傷透。

到了這一個時代,無論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情緒病,甚或聽上去比較嚴重的思覺失調和躁狂抑鬱症,現代醫療科技已經發展出不同的治療方法。病人衹要定期吃藥覆診,工作能力也好,待人接物也好,一般跟正常人無大分別。

從前的私家專科診所,就算專科雲集,也沒有算精神科的一份。到了近年,開始有老字號的集團嘗試讓精神科融入其他專科。心臟病的人出現情緒問題,兩步就可得到醫治,反之亦然,這無疑是醫學界的一大進步。

有心有力的各界人士,也不斷向社會大眾推廣有關精神病的知識,讓精神病去除污名。情緒病也好,精神病也好,大家也慢慢意識到這衹是一個稱號。What's in a name?最緊要的是讓心裡受到困擾的人打開心窗,儘快尋求援助。

PSY,又如何?怎樣也比XXX好看。韓國不是有一個明星也叫做PSY嗎?

Viatris_1024.jpg

撕掉精神科藥物的標籤

 

https://skypost.ulifestyle.com.hk/article/3442714/%E6%92%95%E6%8E%89%E7%B2%BE%E7%A5%9E%E7%A7%91%E8%97%A5%E7%89%A9%E7%9A%84%E6%A8%99%E7%B1%A4


發佈時間: 2023/01/20


精神科醫生和心理學家的分別,很多人都搞不清。這其實也是大學醫科入學面試的一條題目:精神科醫生可以開藥,心理學家不能。輕鬆。

隨著年紀增長,慢慢對這兩種職業的本質有更深厚的瞭解,知道並不是有藥沒藥這麼簡單。心理學家可能比精神科醫生更擅長與心理治療有關的工作,而精神科醫生卻可能比較精於診斷。開始了自己的事業之後,需要跟很多心理學家合作互相轉介個案。初時還在自我安慰,幸好自己除了心理治療之外還可以開藥,滿足更多病人的需要,但之後卻發現自己可能太過天真。原來並不是太多的病人想要服用精神科藥物。

「醫生醫生,藥物是不是要吃一生一世?」
「當然不是。抗抑鬱藥如果吃過了後情緒穩定好轉,幾個月後可以慢慢減低劑量甚至停服。」

「醫生醫生,那服這藥會不會很傷身體,是不是懵仔藥?」

「如果服用藥物後出現副作用,大可以立即停服,然後安排再去見醫生。但長遠來說,大多數的抗抑鬱藥並不會對身體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,也不會影響人的認知功能。」

精神科醫生開藥以後,最多面對的就是病人對精神科藥物的誤解。很多人一聽到精神科藥物,就會害怕藥物會影響腦袋的正常運作,甚至乎需要一生服藥。很多人也會誤會,以為服了藥補充了血清素便會立刻藥到病除,萬一一兩天不見效便自行停藥,殊不知抗抑鬱藥一般都需要1~2個星期才能起效果。

記得有一兩個病人,來診所的時候情緒低落,醫生也花了不少時間傾訴安慰輔導。到最後醫生建議,除了心理治療之外也可以加抗抑鬱藥作為輔助。病人聽後心裡猶豫,到了下次覆診的時候,居然另找心理學家做治療;也記得有一個老前輩給醫生轉介了一個病人,診症時覺得沒病,便沒有開藥著病人不要再來覆診。後來老前輩知道事情竟大讚醫生,不是因為醫生診斷正確,卻是因為沒有逼迫病人吃精神科藥物。

其實,大多的精神科藥物,尤其是醫治情緒病的,都不是什麼懵仔藥,也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長遠的影響。反而,如果任由情緒病影響工作學習,卻會長遠的破壞患者的人生。精神科醫生可以開藥就比心理學家好?當然不是。但更多的人是聽了精神科三個字而卻步,讓自己的情緒得不到適當的關顧,這才最讓的人痛心疾首。

Viatris_1024.jpg

家人得了精神病

 

https://skypost.ulifestyle.com.hk/article/3450119/%E5%AE%B6%E4%BA%BA%E5%BE%97%E4%BA%86%E7%B2%BE%E7%A5%9E%E7%97%85


發佈時間: 2023/02/03

 

記得小時候,醫生的爸媽都要工作,許多時間都把醫生託管在婆婆家裏。跟婆婆同住的有媽媽的幾個兄弟姐妹。其中一個阿姨,小時候媽媽說她有一點精神毛病。醫生一直沒有在意,因為這個阿姨除了看上去笨手笨腳一點,跟其他人也沒有太大不同。大了點才知道,這阿姨患上的是精神分裂症,需要定期吃藥打針。記得有一次阿姨病發被送到醫院,醫生當時已經在精神科工作。幸好阿姨入住的醫院不是小鳥醫生工作的地方,但治療者變成照顧者的經驗,實在是讓人印象深刻。成長背景讓醫生更加瞭解精神病人,不過,精神分裂實在罕見,一般人很少機會遇見。至於其他的精神病情緒病雖然比較常見,但是如果身邊的人抑鬱焦慮,恐怕懂得照料的人也真不多。

先不說情緒病。有時候如果身邊人有情緒,我們也未必能產生共情。舉個例子:如果自己的女朋友説自己冷了,一般的直男會怎麼做?好一點的會立即脫下衣服讓女朋友穿,差一點的可能只會叫人搓搓手喝暖水。或者是男女朋友說工作上不順利不如意,大多數的是否只會問題導向,想方設法的解決問題,而不是引導伴侶好好的把情緒抒發出來。

有一個故事:一個精神病人在房間一角蹲著看著天花板,任誰跟他說話都不做回應,卻祇有一個醫生成功令他開口。因為那個醫生不是站著跟他說,而是在他旁邊蹲著,嘗試從病人的角度去理解事情。那如果身邊的人出現情緒病症狀,我們應該怎麼辦?其實道理跟上面說的一樣。伴侶說自己冷了,在脫下衣服解決問題之前,可以嘗試打趣說「你冷,我把衣服脫掉陪你一起冷」。這才能把彼此施與受不平等的關係拉平,人家才會感到被理解,這樣才能產生共情。


面對情緒病的病人也一樣。不要急著模仿醫生為他們分析事件緣由,為他們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。有些人共情的能力更低,總會要求情緒病的患者開心一點堅強一點,卻不知道這些話在情緒病患者耳裏卻是像粗話般難聽。其實,作為情緒病患者的家人朋友,不是做得越多就越好。有時候,多花時間在他們身邊陪伴,聆聽他們的心裏話,引導他們抒發情緒便已非常足夠。

要瞭解精神病患者的需要,多花點功夫心思便可,不必家裏人有精神病。情緒病十分普遍,今天家裏人有,明天可能自己也有。不要標籤,多陪伴,多共情,情緒病可能也跟傷風感冒一樣沒多分別。

wnnp023p30a_3.jpg

做運動前也要吃專注力藥?

 

星島頭條
發佈時間:00:00 2023-03-03      

 

https://www.stheadline.com/article/3204904/%E5%81%9A%E9%81%8B%E5%8B%95%E5%89%8D%E4%B9%9F%E8%A6%81%E5%90%83%E5%B0%88%E6%B3%A8%E5%8A%9B%E8%97%A5 

醫生年少時喜愛打手球,中一至中七也是校隊。記得那時候,每逢小息和放學,即使是穿著白色的校服和皮鞋,也會不顧一切拿著手球到學校的球場射門練習。

打了7年校隊,校際賽成績不上不落,實力自然不夠打區隊或者港隊。衹是每天放學出一身汗,恒常的運動也為自己帶來了健康的身軀和滿足的心靈。

上了大學,因緣際會底下在大三期間住進了傳統社堂半年,其後也替該社堂打了足足兩年。港大的社堂文化非常特別,打球不衹是玩樂,卻是大學生涯的一個重要目標。

進了社堂球隊以後,才發現「波並唔係咁打」。要持續進步最後獲得勝利,訓練時必須異常專注。每一次進攻演練之後,球員都要反思回想。進攻時每一個動作都要反復演練,一不留神做壞了動作便會拖延全體進度。


記得那時在球隊的短短兩年之間進步神速,替所屬社堂擊敗宿敵的一刻,也是醫生人生最快樂的回憶之一。而最重要的,卻是明白了運動不只是玩樂,要登峰造極著實要非常專注。

不少家長以為,專注力藥只適用於上課的日子,在假日大可不吃,這是對也是錯,在乎家長如何看待假日的活動。除了讀書之外的興趣班和運動,要玩得好玩得妙,足夠的專注力其實不可或缺。

醫學小知識:什麼是專注力藥

專注力藥用於治療ADHD,效用不止提高孩子的專注力,還可以改善孩子因為過分活躍或者衝動等症狀造成的操行問題,以及對生活的影響。專注力藥有不同配方,效力可以維持四小時、八小時、十二小時或十三小時不等。專注力藥為處方藥物,使用之前務必徵詢醫生意見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