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兒童精神科-焦慮症
拒學 School Refusal

「拒學症」,英文為School Refusal,是形容小朋友對上學有着極大的抗拒和不安感,常因上學事宜產生負面的情緒和行為反應,導致經常缺課的情況。這並不是一個正式的精神科診斷,是形容小朋友持續不上學的現象而已。 

​作者:陸靜思醫生張凱棋醫生

cheungngo_cute_cartoon_cat_with_big_eyes_and_small_mouth_waterc_be7abf29-bdda-4187-a182-12

​拒學的簡介

「拒學症」較為常見於學齡兒童,100個學童中大概有1至5個會出現過拒學情況。拒學的出現,通常都是伴隨着某程度上的情緒困擾,尤其是焦慮和抑鬱情緒。相比起大人,小朋友未必能夠清晰表達自己的內在經歷和心情。因此,我們必須要留意一下他們情緒、行為、和身體上所出現的變化。 

情緒上,特別留意小朋友有否變得低落、負面、易怒、時常哭泣、經常出現情緒爆發等。行為上,有否出現社交退縮、失去動力、難以集中注意力、入睡困難、半夜醒來、胃口下降等情況。身體上,有否出現各種不適,如頭痛、腸胃不適、尿床等。 

「拒學症」的情緒困擾背後通常都有着不同的誘因,常見例子包括學業壓力、朋輩關係問題、家庭問題等,而缺席上課則可令小朋友暫時逃離壓力源。舉個例子,小朋友在校內被欺凌,導致對上學產生恐懼,不想面對欺凌他的同學,因此拒絕上學,讓他能避開與同學的互動。 

如家中的小朋友出現「拒學症」的狀況,先不要持責備的態度,嘗試以關懷的心了解一下小朋友的經歷和難處。處理的第一步必須要從根源着手,先了解小朋友的壓力源頭,作出介入,再提供支援。同時間,幫助小朋友建立日程和時間表,鼓勵循序漸進式慢慢回到校園。過程中,必須為小朋友逐一梳理以往不快經歷所帶來的負面感受,提供情緒支援及治療。家長、學校及醫生是支援孩子的重要鐵三角,必須共同合作,協助孩子重新融入校園生活。

作者:陸靜思醫生

cheungngo_cute_cartoon_cat_with_big_eyes_and_small_mouth_waterc_19f8ce29-59e8-456a-bcdb-c0

拒學與分離焦慮

 

拒學的其中一個原因,是分離焦慮症。

還記得你或你的孩子第一天上幼稚園的情景嗎?有些孩子第一天上幼稚園,或者第一天上小學,
完全沒有適應的問題。有些孩子則戀戀不捨,在門口抱着媽媽的大腿,任憑媽媽怎麼哄也不肯踏
進校門。有些孩子一定要媽媽時常陪伴在身邊,媽媽外出的時候,孩子會打幾十通電話詢問媽媽
回家的時間。媽媽認為孩子純粹「很黐身」,其實這可能是一種疾病。


分離焦慮症(英文: 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)的表現為: 當某人和依附對象(通常是家人)
分離時,會感到過度和持續的痛苦和恐懼,並表示不情願。分離焦慮症通常在兒童中較常見。在
成人中,有些人會對戀人出現分離焦慮。另一半可能感到這種巨大的情緒需求難以應對,從而對
兩人的關係產生負面影響。如果分離焦慮過度或持續,亦會對學業,工作或社交造成影響。

處理分離焦慮的第一個方法,是在生活上循序漸進地練習分離。曾經有門診的媽媽表示,孩子要
媽媽在孩子洗澡的時候一直待在浴室裏面。我建議媽媽逐步將距離拉開,首先練習讓孩子接受媽
媽坐在浴室門外,並把門打開。當順完成這項挑戰之後,便給孩子獎勵。之後把困難提升,把浴
室門關上,但媽媽繼續全程坐在門外。順利過關之後媽媽便要再加長距離,例如留在大廳,但不
要再坐在浴室門外。


第二個處理分離焦慮的方法,是建立一個象徵依附對象的信物,和一個說再見的儀式。媽媽可以
送給孩子一個信物,例如是一個有媽媽相片的鎖匙扣,或是一個代表媽媽的小玩偶,讓孩子一直
帶在身邊,在短暫分離的時間可以代替媽媽陪着孩子。爸媽可以跟孩子說,再見就是會再相見的
意思,在學校的這段時間會有可信任的人 (例如老師) 去照顧你。我們下午三時半在校門再見。


成功的其中一個關鍵,是保持溫柔但堅定的離別態度,不要因為孩子害怕分離,便過度遷就,並
逃避需要分開的場合,甚至為孩子請假。父母要作好信守承諾的榜樣,一定要和孩子說明分離的
時間有多長,父母會在什麼時候回家。如果父母經常“毀約”,或者用謊言去短暫安撫孩子的情緒
,只會加劇孩子的不安感。另外,如果孩子發現父母都很害怕分離的話,自然會加重孩子害怕分
離的情緒,所以父母一定不可以表現得比孩子更加不捨。


如果以上的方法都沒有用,而孩子分離焦慮的程度已經對正常生活造成影響,便要考慮藥物治療
,例如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。醫生會從低劑量開始用藥,並且根據孩子的情況以及有可能出現的
副作用作出適切的調校。在服用藥物的時候,亦要繼續實踐上述的措施。服用藥物六個月後,家
長可以和醫生探討減藥的空間,甚至逐步停藥的可能性。


練習說再見,慢慢發展個人的身份認同,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,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經過程。若
干年後,要處理的可能是父母的“分離焦慮”了。

​作者:張凱棋醫生

bottom of page